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香港普選:「人大」不懂的民主算術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10/01 第334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手機螢光取代維港煙火
聯合報社論 香港普選:「人大」不懂的民主算術
經濟日報社論 「一帶一路」:拉動全球經濟的神來之筆
聯合晚報社論 柴智屏案潛藏法律風險
阿里巴巴 兩種評價 一款抉擇
民意論壇 談和平統一 三重層面建構
協助退場 勝過私校以拖待變
誰憐警察妻兒
解占中危機 北京須解放思想
書丟總統「剛好」 暗示什麼意圖
一國兩制 變票房毒藥
拒一國兩制 更挺中華民國
去梯言/習近平的葫蘆

聯合報黑白集
手機螢光取代維港煙火
黑白集/聯合報
今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香港政府取消了維多利亞港的國慶煙火,取而代之的是多處通衢大道上抗爭民眾的手機電筒光芒。

今晚的維港煙火是該取消,在現今這種氛圍下放國慶煙火,與街頭抗議景象對比之下,多麼諷刺。國慶煙火象徵國家的願景,而抗爭群眾以手機電筒的光芒閃爍在通衢大道,則象徵著民主銀河般的民意憧憬。

現在,北京當局也許有人會埋怨鄧小平許諾香港「一國兩制」,覺得此制在一九九七當年是救急辦法,今天卻弄得騎虎難下。但是,倘若當年香港未行「一國兩制」,而採「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香港恐早已毀了,而那種不堪設想的京港關係所造成的內外惡劣效應,也許亦已拖垮了整個中國的「和平崛起」。

所以,鄧小平決定在香港實施「一國兩制」,仍可視為人類政治史上答得最好的考卷之一。目前僵局的責任主要在北京當局,「假普選」是北京對「一國兩制」的毀諾,香港民眾只是要求北京信守「一國兩制」的真精神而已。

不過,若欲長期占據大馬路進行抗爭,卻是「兩面刃」。「占中」影響交通及市民生活,因此會受批評;但若不「占中」,又不能表現足夠的抗爭力度。正因香港沒有像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及台北的凱達格蘭大道那種具高度政治象徵意義又能降低交通影響的群眾集會地點,且港警又在第一時間封鎖了政府總部廣場,致使群眾四溢在通衢大道上,情勢擴散。

「占據大馬路」加上「爭取真普選」,遂成了「有香港特色的抗爭模式」。此一特色在今晚的極致表現就是:彌敦道上的手機螢光取代了維多利亞港的國慶煙火。

   
聯合報社論
香港普選:「人大」不懂的民主算術
社論/聯合報
香港民眾這次占中抗爭,主要是不滿中共人大常委會八月底提出的「特首選舉框架」,其中排除了「公民提名」和「政黨提名」兩條路徑,一舉抹煞了港人對「真普選」的期待。癥結就在,「人大」不懂民主算術,錯估了公民提名和政黨提名的威脅,而使香港陷入今天的騷動不安。

對於人大提出這個限制森嚴的選舉框架,外界有三種不同的解讀:其一,是認為中共當局太過傲慢,吝於聆聽港人心聲;其二,是認為中共缺乏自信,唯恐香港特區民主驟然鬆綁,導致中國大陸內部群起效法,增加北京治理的困難;其三,是中共駐港官員未能有效研判情勢,甚至提供了誤導訊息,致使人大作出了不合情理的決定。

無論如何,近年港人因陸客大量湧入而與內地齟齬日增,北京不設法安撫香港,又在普選問題上收緊箝制,也難怪香港人民憤恨難抑。正如近日香港年輕人在媒體鏡頭前向國際社會的控訴:「你們可以自由選自己的總統,選自己的市長,我們什麼都不行!」生活在自由繁榮的國際都會,港人的民主卻受中共長期的威權羈絆,被剝奪自由選舉的權利,那種感受當然屈辱。

根據「人大」的框架,下屆香港特首候選人須由一千兩百人組成的「提名委員會」提名,並取得過半數的同意,這是唯一管道。亦即,一般民主國家通用的「政黨提名」,在香港完全不適用;而香港學生追求最力的「公民提名」,也被排除在外。「人大」的想法不難想像:開放普選,已經是給港人恩惠;而為了確保最後當選人合乎中共的要求,以「提名委員會」的高門檻來濾除北京不喜歡的人選,是最安全的路徑。但如此一來,香港民主派和青年學生的期待即全部落空。

為什麼說「人大」不懂政治算術?民主政治的基本常識是:越多人參與選舉競爭,票源越容易分散,同質性高的候選人就越容易相互排擠,而使當選機率降低。試想,如果香港開放「政黨提名」,同時開放「公民提名」,而且把門檻訂得很低,例如只要二、三萬人連署即可過關,那麼民主陣營必定出現參選爆炸,甚至出現年輕世代和泛民主黨派相互搶票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親中陣營便可以逸待勞,團結起來共擁一人,輕易扳倒分裂的對手。台灣的選舉,政黨屢屢開除違反規定參選的黨員,就是唯恐政黨票源被瓜分;這樣的民主算術,人大常委難道沒想過?

當然,北京當局或許擔心,如果香港民主勢力不斷在基層茁壯,終有一天將壓倒親中派,屆時北京便再也無法掌控香港。這樣的憂慮,固有其現實面的盤算,卻有更大的思維盲點:第一,相對於建制派的「親中」,泛民派被定義為「反中」,其實是邏輯上的錯誤反推;如果中共不是站在民主的對立面,民主派便稱不上反中;第二,讓香港民意透過民主選舉反映在政治的代表性上,其實愈能鞏固香港的利益,也就愈能鞏固「一國兩制」,北京不應任意懷疑港人的忠貞;第三,愈是把香港的民主運動打成「反中」、「反北京」,把民主派人士想成「其心必異」,反而愈容易把港人推向「港獨」的歧路。

相對而言,觀察近年香港的政治發展,我們也看到泛民陣營的民意支持起伏,內部歧見有擴大的傾向。尤其,在爭取「真普選」的過程中,溫和派和激進派的裂痕日漸擴大;包括這次「占中」提前登場,在學生團體和「占中」發起者之間也出現互別苗頭的現象,導致目前的抗爭行動雖然範圍壯闊,卻也有逐漸失去指揮中心之勢。接下來的考驗,就在抗爭的目標能否重新凝聚,以及如何妥善因應占領街道造成的不便和民怨;否則,當一些反占中民眾混在人群中挑釁,或趁機製造衝突,稍一不慎,也可能使形勢逆轉。

抗爭的群眾要何時才會從街頭退去,目前難以斷言。至少,港府暫時放低姿態,停止了催淚彈和胡椒液的驅離攻勢,這是明智之舉。但在源源不絕的補給進場下,可以想像,人群不會因特首梁振英的喊話而主動散去。今天的「十、一國慶」,許多香港人將含忿在街頭度過,咀嚼他們被踐踏的「一國兩制」。看到此情此景,敲定普選框架的「人大」常委們,不妨想想自己畫下的紅線到底算錯了什麼?

   
經濟日報社論
「一帶一路」:拉動全球經濟的神來之筆
社論/經濟日報
「一帶一路」,是習近平去年就任中國國家主席後不久就提出的發展概念,「一帶」是「絲綢之路經濟帶」,「一路」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乍聽之下,似有不少政治宣傳色彩,其實不然。這「一帶一路」,很可能是後金融海嘯時代振興全球經濟悶局的神來之筆,甚至同時是新世紀中國崛起復興最重要的戰略路線圖。

先談第一點。世紀金融海嘯自2008年9月爆發迄今,一晃六年了,雖然避過了大蕭條一劫,卻愈來愈像是進入了美國前財長桑默斯所謂的「長期停滯」(secular stagnation)。2008年底,為了因應海嘯而構建的G20峰會在澳洲舉行,但G20縱使救急有功,卻無力救窮,各國政府對於各自以及全球的經濟停滯,除了不斷印鈔之外似乎一籌莫展。說到底,「長期停滯」是一個全球範圍實體經濟需求嚴重不足的問題,任何對策都必須著眼於能「真正」拉動需求,否則就是一個無效的政策,一如QE(量寬貨幣政策),甚至反而有後遺症。

需求在哪裡?怎麼找?上窮碧落下黃泉,理論上,所有的需求不外下列四種:

一、自然性需求。這是一種隨著人口及收入增加而自然產生的需求,本來是最穩定的。但是不巧,進入到新世紀之後,全球除了少數地區如印度及非洲、拉美一些國家,全球大範圍地區,如歐、美、日、過去的四小龍(除新加坡採取輸入人口政策之外)及中國大陸,不是已老齡化就是即將步入老齡化。與此同時,GDP雖或多或少增長,但分配不均惡化情形卻極普遍。這兩個因素導致自然性需求不振,也是當前長期停滯的主要根源。

二、矯正性需求。是指為了矯正以往錯誤政策進行的投資支出,如針對環境生態破壞而進行的節能減排等綠色投資。撇開各國自發自願的投資不論,全球暖化問題本應成為一個全球大需求項目,但步調不一、不見棺材不落淚及搭便車的心態也註定了此一需求難以成事。

三、創新性需求。這從來就是推動經濟最健康的需求。歷史上,每有技術的創新突破,即帶來一個階段的快速增長,從汽車到電腦到互聯網均是,但此等需求乃可遇不可求,來了,是運氣;不來,無法強求。

四、破壞性需求。指的是戰爭。上個世紀三十年代大蕭條的終結,相當程度上與第二次世界大戰有關,效果立即且巨大,但相信沒有人會有這樣的期待。

正是因為以上諸種需求,或無可期待,或有期待但未必成事,所以當前全球需求一片疲弱,各國政府一再量寬,大印鈔票,仍然無濟於事。

就在此時,中國提出了「一帶一路」。這一帶一路,就是要通過陸上及海上兩條絲綢之路,以中國為軸心,將所謂「世界島」的亞、歐、非三大洲聯繫整合起來,成為一個全球最大的地緣經濟體。要讓這個抽象的概念實體化,有賴一軟一硬兩個條件,一是市場規模,中國有,阿里巴巴傳奇就是一個強有力的註腳;二是交通網絡,中國也有,就是高鐵。一個有趣的現象是,習近平頻頻出訪,推廣的是一帶一路,李克強頻頻出訪,推銷的是高鐵。鄧小平說,一手軟一手硬,兩手抓是也。

基礎建設從來就是一種有效需求,但主要是內附於自然性需求之下,如今各國自然性需求雖然不振,並不等於跨國跨地區的基礎需求不強,中國的一帶一路正是為當前全球需求打開了一個突破口,故可謂神來之筆。

其次再談一談與中國和平崛起復興的關係。英國崛起於19世紀,帶給全球全人類兩樣東西,好的是貿易,壞的是殖民帝國主義;美國崛起於20世紀,帶給全球全人類也是兩樣東西,好的是民主法治人權,壞的是軍事帝國主義。看來21世紀的中國也要崛起,更準確地說,是復興,恢復歷史上中國對全球全人類作出的巨大貢獻,這個巨大貢獻的標誌與圖騰,就是陸上及海上的絲綢之路,這一帶一路,好的是帶來和平與繁榮,會有壞的嗎?就看歷史如何演進。

   
聯合晚報社論
柴智屏案潛藏法律風險
午後熱評/聯合晚報
影視節目製作人柴智屏疑涉大陸央視弊案,遭到對岸檢方限制出境,人不在大陸的柴智屏喊冤,自認清白;但她涉案情節為何,仍為各界所關注,本案也凸顯兩岸深化交流後,國人不可不正視在大陸的法律風險與陷阱。

兩岸交流頻繁的背後,潛藏不少法律糾紛危機。台灣近年來的司法改革,雖然埋怨者仍大有人在,但對比大陸的司法現況,仍進步許多;台灣的司法經過多年的改革衝撞與媒體監督,黑箱、冤獄已經少見,人權意識高張的結果,涉訟者大多可在法律的保障下,獲得屬於自己的正義。

在台灣,檢察官是犯罪偵查的主體,調、警、憲等司法警察須在檢察官的指揮下,發動案件的偵辦;在發現真實的同時,也須兼顧被告的人權。

對岸的司法體系,公 (公安部)、檢 (人民檢察院)、法 (法院)、司 (司法部),是其刑事體系位階的先後排序,公安部才是犯罪偵查的主體;中國大陸的檢察官,較為類似是單純的公訴官,現階段實務上,被告人權則相對較被忽略。

不過,攸關貪瀆案件的偵辦,對岸則由人民檢察院專責,以吉林人民檢察院對柴智屏進行境管強制處分的動作觀察,顯然是對著貪瀆行賄醜聞而來。

面對兩岸分治的政治事實,遭到對岸境管的柴智屏,因為人不在大陸,仍有喘息的空間,且在我堅持完整司法管轄權之下,應不致上演兩岸合力逮人的戲碼;但只要她出了國門,就不能保證人身安全。

兩岸處理攸關人身自由的刑事案件,目前有兩岸共同打擊犯罪的司法互助協議為基礎,但與台商關係密切的商業投資行為,常有民事糾葛,最後鬧上法院,卻要聽命尚難以期待獨力審判、不受干預的法官來斷輸贏;行走對岸的台灣人絕對要有法律風險意識,以免誤入糾紛陷阱而投訴無門。

   
阿里巴巴 兩種評價 一款抉擇
記者林韋伶整理/聯合晚報
阿里巴巴帝國版圖再增一塊,中國銀監會同意阿里巴巴的小微金融服務等4家公司,在浙江省杭州市籌建「浙江網商銀行」,阿里巴巴在美上市後,動態持續獲得關注。針對阿里巴巴股東沒有投票選擇董事的權力,近期英國期刊《經濟學人》以「失控」(Out of control)為題,直指投資人若從這宗上市案學到了什麼,那就是:買阿里巴巴的股票前,應像在淘寶網上購物一樣,睜大眼看清楚。

阿里巴巴上市案,我認為應分別從投資人與營運團隊的角度去看。對投資人來說,阿里巴巴股東失去監督制衡的權力,在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的情況下,可能產生所謂的「代理問題」 (Agency Problem);股東空有公司所有權卻無法監督制衡經營者,在這樣的情況下,股東購買股票時願意付出的價格恐降低,部分機構法人甚至會選擇放棄投資。

而對創辦人來說,公司是其心血,採用此制度能在募得資金的同時,穩固公司經營團隊控制權與經營理念,不因上市受威脅與挑戰,影響價值創造。

根據香港、台灣等地的法規與投資人保護氛圍,無法接受一股多權(Dual Class)或像阿里巴巴合夥人制等制度,思考邏輯偏重公司治理與監督機制;而美國則較傾向投資人應保有選擇空間,為自己的決策負責,只強調落實資訊揭露。兩種做法與規範著重點不同,端賴市場政策決策者對市場的定位,及想要哪一類發行公司與投資人的參與。

阿里巴巴在上市前就將遊戲規則攤在陽光下,股東在購買股票前應清楚所冒的風險:未來公司決策不見得符合自身想法,且無法透過手中的股權、董事選舉產生改變。(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教授李志宏口述)

   
民意論壇
談和平統一 三重層面建構
李秘/上海市公共關係研究院副院長/聯合報
九月廿六日,大陸總書記習近平會見台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表達大陸對促進和平統一、反對台獨的堅定決心,特別是系統闡述了他的「國家統一觀」,從三個維度來建構統一的國家體系。我們可將其概括為和平統一的三重建構。

一、經濟建構:習近平提出,「台灣的前途繫於國家統一,台灣同胞的福祉離不開中華民族的強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台灣來說,這是福音、是歷史機遇」。這個論述闡明了台灣同胞福祉、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三者間的關係。一方面,兩岸同胞福祉繫於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另一方面,國家統一和民族復興的落腳點都是兩岸同胞的生活和福祉。所以兩岸和平統一,首先要建構共同的經濟利益。

大陸將毫不動搖地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堅持造福兩岸同胞的政策舉措,讓更多台灣同胞享受到兩岸和平發展的紅利,讓兩岸有更多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台灣同胞也應有一定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與大陸同胞一道,在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實現國家和平統一的進程中,把握機遇,相互扶持,緊密合作,厚植共同利益,過上和平安寧、幸福美好的生活。

二、制度建構:兩岸復歸統一,不是領土和主權再造,而是結束國共內戰遺留下來的政治對立。為了讓統一有最大的包容性,大陸提出了「一國兩制」的方針。習近平強調,「一國兩制」是國家統一的基本方針及最佳方式。要讓「一國兩制」能夠順利實現,首要的問題就是,如何讓兩種制度能夠和諧共處,而不是相互對立?為此我們還需要進行制度建構和頂層設計。

習近平提出,「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要體現「三個充分」: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是能充分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的安排。這為「一國兩制」注入了新內涵,為統一的制度建構規畫了藍圖。

台灣與香港情況不同,大陸在設計出適合台灣實際情況的「一國兩制」模式時,要最大程度地考慮到台灣的實際情況,照顧到台灣同胞利益,既能讓台灣同胞享受到國家統一帶來的巨大利益,又尊重台灣同胞所選擇的社會制度及生活方式。這個模式不會與一國兩制的「香港模式」完全一樣。為讓「一國兩制」在台灣的具體實現形式更加符合台灣人民的需要,同時也符合「一個中國」的基本事實,在進行制度建構時就要充分吸收兩岸各界意見和建議,達到最大共識。大陸非常希望台灣同胞能對此發表意見,積極探索,找到合理的可行辦法。

三、心理建構:習近平指出,我們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習近平的新理念,為和平統一增添了新內涵—心理建構。

要實現心靈契合,大陸要儘量去理解台灣同胞因特殊歷史遭遇和不同社會環境而形成的心態,願意用真誠、善意、親情拉近兩岸同胞的心理距離。但兩岸的心靈契合不是一味要求某一方去理解和迎合另一方,應該是互相瞭解、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過程。大陸盡力理解台灣同胞的感受和訴求,同時台灣也能主動瞭解大陸同胞的感受和心情,兩岸才能真正實現心靈契合。

只有進行心理建設,實現心靈契合,兩岸的統一才是真正的統一和具有持久性的統一,才能在統一之後不斷創造出新的共同元素。

   
協助退場 勝過私校以拖待變
李福登/東方設計學院董事長(高雄/聯合報
大學退場、轉型及合併問題醞釀已久,因茲事體大,歷任教育部長未敢輕易碰觸,非常感佩上任不久的吳思華部長,鼓起「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勇氣面對退場複雜問題,並發下豪語說:「五年內將一六二所大專減縮為百所」,此議題拋出後,已引起社會關注。

針對大學退場問題,謹提出三個面向供執事者參考:一、儘速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處理私校退場:依私校法規定,私校法人解散後資產歸屬地方政府,清算後續處理過程牽涉廣泛,如權責(教育部)、校地(內政部)、稅賦(財政部)、資遣、退休(銓敘部)等,非教育部得以單獨解決。處理私校法人退場之複雜性與困難度非常高,須仰賴跨部會通力合作,始能徹底解決。

二、建立平台專司處理私校退場、整併及轉型事宜:私校經營困境已隱藏很多危機,報端披露高鳳及永達技術學院相繼停辦,僅是冰山一角,未爆彈比比皆有。去年高中職招生已出現大量缺額,民國一○五年大專生源將驟減近五萬人,招生結構勢必發生劇烈變化,以致有人預測將有三分之一的私立大專勢將倒閉。為未雨綢繆,亟需跨部會擬訂退場策略後,成立平台,方便有意退場學校之諮詢及善盡輔導之責。

三、處理私校退場宜兼顧創校者權益:五十年代政府財政拮据,號召民間捐資興學,並提出多種鼓勵辦法激發有力人士投入,造成今日供過於求。受少子化衝擊,很多私校經營陷困境,但私校解散後資產歸屬地方政府,創辦者心血化為烏有,衡之情理,豈能令人心服,於是經營不善的學校,寧可以拖待變,至盼解決私校退場時宜合情合理顧及創校者權益,得其情願配合順利完成。

少子化衝擊的嚴重化舉世皆然,深切寄望政府及早擬訂私校退場機制,並成立平台隨機應變,期使衝擊面縮小及確保私校學生受教權及教職員的權益。

   
誰憐警察妻兒
蔣靜滿/退休老師(台北市)/聯合報
被殺警察薛貞國先生受「豬油仔」說辭牽連,對死者未審先判,也對警察妻兒造成傷害。

廿年前,班上有位學生,當警察的爸爸因公猝死,媽媽遭喪偶重擊,罹患重度憂鬱症,自顧不暇,孩子時常有一餐沒一餐的,從此偷竊、打架、抽菸、逃學樣樣都來,總算熬到畢業。沒想到不到一個月,他就混入幫派,在街頭械鬥,活生生被打死,令我非常自責。

另一個學生較幸運,因爸爸勤務重,疏於管教,國二時被發現持有安非他命,向我通報,媽媽因此辭掉工作,每天接送,最後仍有美好前程!

警察工作壓力大又要值夜班,沒空好好照顧妻兒,他們的妻兒必須自立自強,台灣被稱讚為「最美的風景是人」,希望大家多多關心警察的妻兒,不讓另種悲劇再度發生!

   
解占中危機 北京須解放思想
李允傑/空中大學公行系主任(新北/聯合報
香港占中行動,警察強力驅離抗議民眾未果,反激發十三萬人上街頭,港府口風放軟,決定暫緩政改方案諮詢工作。占中風潮難以平息,罷課還未收場,未來再加上一波波的罷工罷教,香港政局出現回歸以來最大的危機。

香港政改的爭點在於,中國人大常委會所通過的政改決定,是北京慣性的維穩思考,即確保未來普選的香港特首,必須受到北京控制;猶如慈禧太后欽點的人選才能冊立為太子,香港人民當然不能接受這種關在鳥籠裡的假普選。

台港民間交流日益頻繁,每到台灣大選,許多香港學界與民間社團紛紛來台考察取經。看過台灣的真選舉,怎麼可能接受中共人大常委的鳥籠選舉?他們訴求的只是不能排除「公民提名」,讓港人有自由選擇權。對港人來說,過去香港特首受中共欽點,只能看北京的臉色辦事,在重大政策上只聽上意而忽略基層民意,香港人期待二○一七能實施真普選,一吐怨氣。這股怨氣集結成為占中的龐大民氣。

香港人民占中,但並不反中。相對於台灣社會而言,香港社會的中國意識還是比較強烈的,他們所爭的只是民主權利。如果北京堅持不妥協,站在香港民意的對立面,導致香港社會的長期動盪不安,有無可能造成中港關係由量變產生質變,使得香港人在國家認同上出現反中聲浪,反而助長港獨的能量?對北京而言,與民意對幹的風險太大,得不償失。處理香港政改問題,北京若堅持強硬霸道、捨棄王道,終將失去民心,也有失去香港的危機。

一國兩制原本是北京對台統戰的樣板,在香港回歸後一國兩制成為垂範台灣的實驗櫥窗。當初鄧小平提出「港人治港、高度自治」的承諾,如今習近平不埋單,實驗櫥窗破了個大洞。看在台灣人的眼裡,對於一國兩制的負面評價更加定型化,兩岸之間的心理距離拉得更遠,兩岸未來要進入深水區,恐怕險阻重重,寸步難行。

中共領導人常說要建立「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其實中國老祖宗早有「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這種由下而上的民主思想。

黃宗羲在《明夷待訪錄》說:「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天下之治亂,不在一姓之興亡,而在萬民之憂樂」。所以中國特色不該是違背民主人權普世價值的擋箭牌。

習近平說,「盼共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鼓舞兩岸同胞團結攜手,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中國夢不能只是追求國富兵強的民族主義,也應該包含追求人民權利保障與自由的民權主義。

如何處理香港占中,考驗中共領導人的智慧與格局。大陸當局不僅要學習傾聽、包容、對話,更要懂得尊重差異、包容多元。北京應該解放思想,把香港普選作為中國與世界接軌的視窗,也作為兩岸四地華人社會追求現代化與民主化實踐的里程碑。如此才能化危機為轉機,營造多贏的局面,將中國夢放大格局,成為兩岸四地共同擁有的「中華夢」!

   
書丟總統「剛好」 暗示什麼意圖
黃良慈/公(彰縣員林)/聯合報
民進黨前主席蘇貞昌對馬總統被丟書一事,認為學生丟的書名叫「被出賣的台灣」,書丟給總統看「剛好而已」。還說,總統安全維護不能太過分,去看個人瑞設七道關卡,這是「國際大笑話」。

蘇貞昌話語充滿矛盾邏輯,也隱藏不良暗示意圖,馬總統的安維設多道關卡,仍常被異議分子以鞋子、書本闖關突襲,更不設防的話,恐怕隨便什麼人都能輕易墊板凳給總統打臉。阿扁前總統在自己家鄉又是綠色大本營的台南都會挨二顆子彈,甚且找不到凶手。基於前車之鑑防衛本能,國家領導人這樣保護層次是嚴肅之事,怎是笑話?

民進黨逢中必反,所以氣馬親中倒可理解,但鼓勵拿書丟總統抗議是「恰如其分」,那民眾訴求黑槍氾濫是否也可拿玩具槍砸警政署長?小馬哥個性溫良早被抓準弱點,法官對侵犯元首行為採盡量寬容免罰亦屬幫凶,或許司法想展現不畏當權抗壓及獨立性,卻殊不知慷受害人之慨,無形中也助紂為虐。

丟書「剛好而已」,這話有暗示性,有慫恿唆使不特定人下回進一步丟石頭亦無妨的「借刀殺人」口氣在,也類似江湖人放話。因果輪迴不可不信,蘇先生念念不忘選總統,若有幸登基,卻是怎麼認真施政都被在野嫌惡,學生還砸鞋提醒你鞋號尺寸,若馬先生反過來笑你「報應剛好而已」,作何感想,忍辱肚量能像小馬哥嗎?

鞋丟總統,民主社會見怪不怪,極權國家可就鮮有膽敢嘗試者,大選結下的恩怨情仇,煽風點火反馬情緒,丟鞋侮辱元首塑造成英雄光榮行為,須知今天馬總統際遇,有可能成為蘇蔡未來處境,今不譴責在先,日後必失伐罪正當性立場。

   
一國兩制 變票房毒藥
范世平/台灣師大政治學研究所教授/聯合報
今天是中共建政六十五周年的國慶,雖然北京天安門廣場依舊張燈結彩,但香港問題已成為這場慶典頭上的一朵巨大烏雲,考驗著習近平。

習近平上台之後,對外不論是東海或南海問題都立場強硬,尤其對日本更毫不退讓;對內除了嚴厲整肅薄熙來、徐才厚與周永康等高官外,打擊貪腐毫不手軟,對於新疆、西藏問題更是「露頭就打」。他藉由「強硬」,凸顯了超越胡錦濤的領導力,讓權力更為集中,讓政敵無話可說。

這種氣勢同樣用在香港,六月發布的「一國兩制白皮書」,闡明香港的自治來自於北京的授權,威嚇意味濃厚;八月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香港行政長官普選問題的決定」,否決了港人期盼的「公民提名特首候選人」;九月廿二日習近平會見李嘉誠等香港富豪,意在警告展開罷課的香港大學生。在這種「寧左勿右」的政治氛圍下,當廿八日群眾聚集中環後,特首梁振英展開的是強勢驅離行動,催淚彈四射、辣椒水齊放。

梁振英為何如此粗暴對付群眾?因為他只需要向習近平負責,而不是港人;他的權力來自北京的同意,而非人民的選票。這正是港人希望無條件直選特首的原因,因為不希望再產生罔顧民意而只顧北京的特首。而這也正是北京不敢讓香港特首無條件直選的理由,因為這種特首將會臣服於選票與民意,當他為了當選將不惜違逆北京的指令,北京將無法掌握。

如今,眼看強勢鎮壓不但效果有限,反而刺激更多人上街頭,引發國際輿論同情,使得梁振英又縮了回去。可見不論是梁振英、中聯辦、中共港澳工作領導小組,都誤判了香港情勢。過於緊張的發動強勢鎮壓,造成目前難以解決的僵局;低估港人的怒火,造成無法收拾的殘局。

過去,香港人不滿北京,或許牽連到特首,但不會扯到特區政府、公務員與警察。特別是香港人對於警察一直是正面看待,電影中雖然也描述一些貪腐行為與權力鬥爭,但更多是彰顯臥底警察的辛酸與除暴安良的勇敢。如今港警竟然粗暴對付手無寸鐵的民眾,這將使得港人將港府、公務員與警察等同於北京,甚至把怒氣向他們發洩,這將影響香港未來政府與人民的關係。

對於北京來說,習近平若在香港問題上示弱,是否會產生骨牌效應?處理西藏、新疆與台灣問題的立場是否也會改變?黨內不滿習近平的人士是否藉此反擊,都是北京必須考慮的問題。但若繼續強勢,除了無法解決僵局,讓北京形象受損外,若出現流血,將會是另一場「六四事件」,習近平承擔得起嗎?

而對於台灣來說,習近平九月廿六日在會見台灣統派團體時所高談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目前看來恐怕更是票房毒藥,讓台灣人更加恐懼。

   
拒一國兩制 更挺中華民國
桑品載/作家(台南市)/聯合報
兩岸關係中的台灣前途,不外統一、獨立、維持現狀。習近平上周在接見台灣統派團體時為中共對統一和獨立拍板定調:對台獨,「絕不會容忍」;對統一,「一國兩制」是基本方針。兩者都不會動搖。

台獨,本來就是一條死路,大陸反對,國際重要大國也沒一個贊成。統一,台灣本存在著一些懸念,提出過「邦聯」、「兩德模式」、「歐盟模式」、「一國兩府」、「屋頂理論」等主張。凡此等主張,皆由於不接受「一國兩制」之故。這個不被台灣接受的東西,如今成為中共唯一同意的東西,除非台灣有力量迫使中共收回,否則一切懸念皆成泡影。

「一國兩制」之「一國」,於中共言,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也就是中華民國必須自動或被動消滅。

習近平的反獨制統,必然會使更多台灣人民主張維持現狀。「維持現狀」原就是台灣主流民意,支持率一直達七成多。「維持現狀」會因習近平的談話,未來不僅會造成量的增加,更會使質堅實,就是不再指望統獨,維持現狀等未來。

中華民國理應會受到更多台灣人民擁護,因為中華民國是唯一可以維持現狀的執行者。再以中共欲強加予台灣的「一國兩制」為例,有中華民國在,台灣就絕不會成為香港。

被喻為「知台」的習近平,為何會如此強硬地強調「一國兩制」?會不會是,他也需要「維持現狀」?從戰略角度分析,他這話對內是說給鷹派聽,以表示他並非軟手軟腳,沒有忘了鄧小平的遺囑。把這群人安撫住了,他才能維持他的權力現狀,著手除汙打貪,以及其他纏繞其身的許多事情。他既然知台,必知台灣不會接受「一國兩制」,正因如此,他才能擺脫台灣眾說紛紜的統一主張。反正台灣統與獨對他都不構成正面威脅,讓雙方都維持現狀,豈不是最佳選擇?

對外,是說給美國人聽的。六月美國和中共在紐約舉行二軌閉門會議,會後公布共識:一、「一國兩制」在台灣沒有市場;二、「一國」概念有否可能就承認中華民國的存在而重新定義。鬼才相信這會是共識,分明是美國單方主張,給北京難堪,或給北京施壓。

習近平的談話,就是明白告訴美國,「一國兩制」在台灣沒有市場我也要這麼做。「一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別想把中華民國塞進來。

中共尤其需要維持共產黨永遠執政、以黨領政的現狀,那麼「一國兩制」之外的任何形式統一,就是挑戰這個現狀,更遑論台獨。日前中共外交部發言人直指外國對香港占中事件不要說三道四,口說香港,眼睛恐怕也看著台灣。不過,台灣有維持現狀的能力,香港想要什麼樣的現狀,得看中共肯不肯給。由此看出,台灣能維持現狀的難能可貴。

台灣人罵中共,罵統派、獨派都有必然的道理,但別罵中華民國了,若還詛咒「中華民國『萬碎,萬萬碎』」,那台灣人到底依誰靠誰?

   
去梯言/習近平的葫蘆
公孫策/聯合報
香港的占中行動爆發警方以催淚瓦斯對付民眾的情事,事件已難善了。香港是「一國兩制」的櫥窗,這下子,「一國兩制」對台灣就更沒有市場了。

可是,習近平卻在占中行動前兩天,對參訪北京的統派團體,高調重提「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習近平的幕僚沒有讓他瞭解香港的情況嗎?我想不會。

於是疑問出現了:習近平今年以來,無論對外出訪或對內整肅,都愈見強勢。而他既然曉得香港的事態不好收拾,也曉得「一國兩制」為台灣人民所排拒,他為何在這個節骨眼上,要高調重提「一國兩制」?

對此,個人認為,他是有針對性的。

其一是針對「馬習會」。

雖然「馬習APEC會」幾乎已經不可能,但是仍然餘音裊裊,還有「APEC會後也可以」的說法。而習近平高調宣示「一國兩制」乃成為一項空中喊話,「要會嗎?好啊!在一國兩制下會談」。設定如此前提之下,再加上香港的情況,「馬習會」大概就此不提了。(王健壯兄大文呼籲「總統應出面對此表態」,恐怕馬總統是「半夜吃黃連—暗中叫苦」吧)

其二是針對蔡英文之前說「專心打好選戰,北京會朝民進黨的方向調整」。

蔡英文所謂「民進黨的方向」,當然就是指「台獨方向」,因為北京從來只有對台獨有意見,從未對民進黨的其他主張有意見。在蔡英文的思考中,上次(二○一二年)大選她就是敗於「北京反對台獨」因素,因此她是以「只要贏了選舉,北京就會調整」來教育選民。而習近平的高調宣示,就是對此而來。

《列子》的寓言「杞人憂天」,一般都只記得「有那麼一個可笑的、心理虛弱的人」,但列子還有下文:杞人在聽說「天不會塌下來」之後,就放心了。可是長盧子聽說此事,說:「天地無窮,變化也難測。說天不會塌、地不會陷,不見得對。」而列子則評論:「說天地會塌陷固然錯了,說天地不會塌陷也不對。因為天地會不會塌陷,不是人類可以知道的。」

長期以來,國民黨總是以「台獨,中共就會動武」作為選戰最主要說服點,而且幾乎每次都見效。蔡英文前述發言,就是指「說中共會動武是杞人憂天,其實北京會調整」。而習近平高調宣示的,則是「你們都不對,我說的才算」。

至於中共會不會動武,指標就看香港了,畢竟那裡是「一國兩制」的櫥窗。

   
孔子大學開課!
兩千五百餘年前的一株銀杏樹下,開始了可能是世上最早、嚴格意義上的講堂。這樣一所學校在此重新開課,從四書到六藝,從親族到職場,有意識與無意識之間,我們從孔子身上學到了什麼?

拉普達秘境 和歌山友之島
漂浮在大阪灣南端的友之島位於和歌山市加太,年輕女性前仆後繼接踵而來。仍留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砲台遺跡等的復古風情,因為與動畫電影《天空之城》相似而成為話題。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