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9日 星期一

學生抗命罷課 肥佬不認命出走


忙到沒時間對統一發票嗎?【統一發票電子報】為你快遞每兩個月的最新號碼,讓你不錯失成為百萬富翁的機會! 沒有Magic,只有Basic!【經理人月刊電子報】以實用易學滿足經理人的管理需求,讓你提升管理能力無負擔!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9/30 第1040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新聞焦點     學生抗命罷課 肥佬不認命出走
姚人多:蘇格蘭公投教會我們的事
編輯小語
學生抗命罷課 肥佬不認命出走
文/郭宏治
在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外的廣場,被學生們叫做「烽火台」。中央有座朱銘太極系列作品「仲門」銅雕,兩個比畫拳腳的人形連成一座門。從烽火台走下台階,一條往東展延的林蔭大道,學生們稱為「百萬大道」。

萬人罷課爭「命運自主」

一九八八年三千多名中大師生在此罷課抗爭,反對政府將四年制的中大改為三年制。二○○二年,港府要落實《基本法》二十三條國家安全相關規定而立法,學生也在此抗議。一二年,學生聚在這裡反對國民教育「愛國洗腦」。

九月二十二日下午,仲門上綁著「罷課抗爭」布條,前面綠底看板上醒目的白字寫著「命運自主」。百萬大道上水泄不通,多數人穿著白衣、別黃絲帶。這天是香港大專學生發動五天罷課、抗議北京否決香港普選的第一天。

現場人數超過一萬二千人,規模逾兩年前的「反國教」罷課。台上學生領袖高喊「抗殖反篩選,自主港人路,香港我主場,人大不代表我。」他們提出四個訴求:公民提名、廢除立法會功能組別議席、中央向港人道歉並撤回方案,以及特首梁振英等主導政改的官員下台。

發起罷課的香港專上學生聯合會(學聯),獲得二十多所大專學生會響應。學聯秘書長周永康在台上大聲問參與者:「是否每年七一流汗、今日坐四個鐘頭,民主制度就會從天而降?」他說,很多學生都批評罷課無用,「老實說,如果我只付出汗水,此地永遠不會有民主政制。」他要罷課的學生自問,願付出多少代價。

為了民主,港人陸續付出代價,包括壹傳媒董事主席黎智英。二十二日黎智英在蘋果日報網站上放了一段錄影,支持罷課。當時,他已離港三天了。

被指控對泛民主派政治人物非法捐款四千萬港元的肥佬黎,十七日被廉政公署約談。十八日與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樞機陳日君,以及前港英政府政務司長陳方安生等人在自宅晚餐,這三位民主派重要人士都被指控收受黎智英獻金。幾個小時後,黎智英在十九日凌晨與兒子匆匆搭機離港。黎智英重要助手賽門(Mark Simon),已訂好十九日早上,赴廉政公署協助調查。

北京又開始抓「漢奸」?

自從七月間,自稱「壹傳媒股民」的網民以黎智英和壹傳媒內部文件爆料非法捐款後,一方面香港政府以「接獲貪汙投訴」為由,調查黎智英、賽門以及泛民政治人物。

另一方面,親中輿論與政客不斷在起民主派的底──尤其集中攻擊美國透過他們介入香港政務。他們質疑這些捐款來自美國,並指控協助黎智英處理政治獻金的賽門是美國間諜。

姚人多:蘇格蘭公投教會我們的事
文/姚人多
上一周,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在蘇格蘭的獨立公投上。儘管選前多數的民調顯示,獨立要過半的機會並不大,不過,蘇格蘭獨派在整個公投過程所動員出來的能量,也足以讓倫敦唐寧街(首相官邸)與西敏宮(國會大廈)那些政治頭人嚇出一身冷汗。

和平手段也可以建國

結果大家都知道了,以得票率來看,蘇格蘭統派以五五%的得票率勝過獨派的四五%。以地區來看,統派在蘇格蘭境內全數三十二個選區中,壓倒性地贏了二十八個選區。的確,套用一句蘇格蘭統派人士在獲知勝利時所說的,「蘇格蘭人民已經做出決定」。

這場全世界矚目的公投,如果放到學界關於民族主義的思考架構中,它的價值將會更加彰顯。在我看來,這場公投至少教會了我們五件事情。

首先,民族國家建立的過程不一定要透過暴力手段。一般說來,政治學與社會學在探討民族國家的建立時,多半會與戰爭或暴力等概念連結在一起。換句話說,一個民族要怎麼建立自己的國家?答案很簡單,打贏了,國家就建立了。

這個原則在過去歐洲現代國家的興起過程中是成立的,不過,這場蘇格蘭的獨立公投差一點就顛覆了這個原則。透過和平的手段也可以建國,這是台灣獨派從蘇格蘭獨立公投所得到的第一個重要啟發。

第二,不是所有的民族主義都建立在種族或族群等人群分類範疇上頭。學界早有定論,民族主義有很多種,奠立在同一族群或種族上頭的原初型民族主義只是其中之一。一般來說,英國學界普遍把這次蘇格蘭獨立運動看成是「公民民族主義」(civic nationalism)的展現。

他們之所以這樣界定,主要的原因是,這場公投所展現出來的關於誰是蘇格蘭人民之想像是較為開放的。只要認同,有意願而且事實上也居住在蘇格蘭,不管種族,你都可以成為這個想像共同體中的成員。民族主義不一定要強調血緣,人們也可以強調公民身分與生活方式,這是台灣獨派從蘇獨運動中所得到的第二個重要訊息。

公投不是一場零和遊戲

第三,民族主義或獨立建國的討論不能只集中在意識型態上,它們必須同時解決其他的問題。綜觀這次蘇格蘭獨立公投所觸及的議題,雖然不能說是包山包海,但是,非意識型態上的討論卻占據了重要的位置。從貨幣、經濟、公民身分、福利制度、健康照顧甚至到體育及大學,都曾經是統派與獨派之間的論述戰場。

很多人認為,這一次獨派在經濟發展與貨幣政策這兩個關鍵議題上的模糊,是導致他們最終失敗的主要因素。

當然,這是後見之明。不過,它向台灣的獨派拋出了一個重要的訊息是,民族主義的辯論不應該只是認同上的爭執,也不應該只一味地強調誰比較愛這塊土地。一個豐富、多元而負責的民族主義論述中,必須同時包括對當前問題的解決方案,以及對未來國家樣貌的想像。

民族主義是一種情感,不過,在很大的程度上,這種情感是來自於認知,來自於知識,也來自於一種對未來生活的實際想像。

第四,民族主義可以是政治過程中的談判籌碼,公投不是一場贏者全拿,輸者一無所得的零和遊戲。很多論者已經指出,蘇格蘭獨派,不論公投結果之輸贏最終都是贏家。

因為,他們的論點是正確的,倫敦當局為了「留住」蘇格蘭,開出了許多條件與誘因。因為這場公投,蘇格蘭獲得了更多自治的權力,而且,倫敦的支票必須兌現,因為這一張張政治支票在未來將會決定蘇格蘭人民的民意走向。

民族主義的鬥爭是一個漫長的政治過程,尤其在當前的國際局勢之中,它往往不可能一次就到位。在這種情形之下,獨派應該思考,如何藉著堅持自己的理想,在政治過程中與對立面討價還價,並且從中獲得最大的利益。這是台灣獨派從蘇格蘭公投學到的第四件事。

最後,也許也是最重要的啟發是,並不是所有的民族成員都想要為自己建立一個獨立的民族國家。雖然截至目前為止,我們沒有確切的數字證明。

台灣認同不等於獨立建國

不過,如果有人認為,在這場公投中投下反對票的人,他們便不愛蘇格蘭,那就大錯特錯了。我相信,那些支持「統一」的人在認同上也是蘇格蘭人,只不過,他們心中對於獨立建國的渴望並不像那四五%的人這麼強。

如果把場景拉回台灣,我們會發現,「台灣人」的認同的確逐年升高。不過,蘇格蘭這場公投卻告訴我們,如果我們預設每一個有「台灣人」認同的人都一定會支持獨立建國,那就過於天真浪漫了。

不是每一個認同台灣的人都是強烈的民族主義者,而且,不是每一個民族主義者都必然支持獨立建國,這是每一個想搞獨立運動的人都必須體認到的殘酷現實與事實。

谷歌在歐洲踢到鐵板
谷歌在歐洲處處挨轟,反映美國科技業公司面臨的挑戰。谷歌已成為顯眼箭靶,承受著許多人對美國政府無孔不入的批評及對美國科技主宰全球的關切。

秋燥傷肺!多吃梨子+穴位按摩
秋天是個乾燥的氣候,如果一不小心「秋燥症」就容易找上門。中醫師指出,秋天養生有訣竅,可多吃一些白色食物來滋養肺部,緩解秋燥傷肺,或平日多按摩三陰交等穴位。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