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0日 星期二

以自己的極限為目標


【哈燒王 Hot3C 熱門快報】讓您隨時體驗最新、最專業的測試評鑑,成為親朋好友中的資訊商品意見領袖! 橫跨東方與西方的資訊撞擊,【英語島電子報】最適合想在英語裡找到知識、趣味和品味的商管人士。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幸福講義 寵物所留下的遺產,就是我們自己
講義人物 以自己的極限為目標
2014/10/01 第749期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寵物所留下的遺產,就是我們自己
文/橫田晴正;譯/王華懋
二十七歲出家的橫田晴正,有「動物和尚」之稱,他為寵物超度、辦法事,並設立了一座寵物墓園,他的人生使命是「用一生打造一個人與動物和諧共存的幸福社會」。《為了下一次相逢,讓我陪你一起幸福到老》(本事文化出版)是一本介紹老年寵物臨終照護的書,提醒我們在接受愛的同時,還需要:珍惜、付出與承擔

我們看著心愛的寵物老去,最後再為牠們送終。這個過程固然令人心痛,卻也是一段珍貴的經歷,讓我們得以回報過去的幸福時光。透過照護晚年的寵物,我們可以向牠們表達感謝。

寵物不只在生前對我們付出,死後還會持續奉獻。

寵物帶給我們「共同生活的幸福回憶」,教導我們「生命的寶貴」。這是人生中難能可貴的珍寶,也是珍貴的體驗,支持著我們往後的人生。為此,我們才會在某一天的某個地方與牠重逢。

就像從老年開始學習死亡教育(Death Education),我們透過「生死觀」了解死亡,其實也是在理解生命。

死亡不是「放棄」,而是「究明」、了解。換言之,學習面對死亡可以豐富生命。如果以人生來印證,就是「了解死亡,讓生命更美好」;以人們與寵物的共同生活來印證,就是「了解喪失寵物症候群,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

如果說,活得像自己,人生才有意義。那麼,寵物確實過著有意義的生活。

此外,若能以本我來迎接死亡,人生才有意義,那麼寵物肯定度過了極有意義的一生。牠們平靜地等待大限,彷彿知道自己的死期,讓我們學習生命教育。

我十歲時曾試圖尋短,阻止我這個念頭的,是我的貓咪小玉。牠讓我想到:「如果我死了,這孩子該怎麼辦?」

那天,我的寵物救了我一命。因為面對死亡,我反而下定決心:「放棄尋短,繼續活下去吧。如果有赴死的勇氣,倒不如好好活下去。」如果沒有那孩子,我的生命之火早就熄滅了。那孩子是上天派來的天使,在影響我一生的關鍵時刻支持我、幫助我。

那孩子彷彿預知了我人生的歧路,在那個時機與我相遇。然後在我即將展翅迎向人生的時刻,牠好像對我說「你一個人也不要緊了」,再與我道別。然後,在我後來的人生留下了莫大的啟示。

我的人生,等於是「寵物」為我開啟的,這麼說一點也不為過。人生中重要的事,是寵物教給我的。動物對我而言就是如此神聖的存在,牠們是我的天使、我的守護者,也是我的佛陀。

曾與我生活的寵物們,現在也留在我心中,伴我度過完整的人生。無論何時,我都不是一個人。最了解我、最支持我的動物伴侶,就在我心中。

就這樣,我在十歲的時候,決定好好活下去;十八歲的時候,發誓要活得不後悔,並且找到自己的使命:「與寵物一起生活,我的人生要用來感謝、回饋寵物。」因為有那些孩子陪伴我。

然後,為了達到我的人生目標─「打造人與動物、大自然共同生活的社會」,我立志只要還活著,除了成為一般和尚,同時也要是「動物和尚」、「寵物和尚」。為了成為深入探討生命議題的和尚,我要活用寵物帶給我的生命教育,度過我的人生。

有朝一日,當我的大限來臨,能夠與那些引頸期盼的毛孩們重逢時,希望我能驕傲地抬頭挺胸說:「我實踐了大家給我的生命教育。」

我從寵物身上獲得的是愛、是生命,是我自己。

 
以自己的極限為目標
文/關家良一;譯/葉東哲、鄭舜
感恩環臺長跑,無論到哪�,都有臺灣的跑者請假、安排時間與我一同跑。我永遠不會忘記他們為我付出的一切(照片/中華民國超馬協會提供)
超級馬拉松名將關家良一,為亞洲二十四小時超馬紀錄保持人,多次獲得各項難度極高的超馬賽事冠軍。二○一二年三月,他來到臺灣,進行三一一感恩環臺長跑,所到之處都有跑者陪跑,轟動一時。《跑步教我的王者風範》(遠流出版)為關家良一親筆自傳,記錄自己的長跑歷程與期許,講義特摘其中一段,與讀者分享

自從二十五歲時為了減肥而開始慢跑,到二○○三年已經十一年了。當時滿腦子就是練跑後的啤酒,它是我跑步流汗的原動力(這點到現在都一樣)。而彼時的目標,就是跑完人生唯一一次的馬拉松賽。

就這樣,體重變輕了,全程馬拉松也能跑完了,之後我開始有「想跑更遠距離」的想法,因此踏進超級馬拉松賽的世界。俗話說,持之以恆就是力量。我過去累積了種種經驗,結果在跑步第十年,於東吳超馬(田徑場地)創下亞洲紀錄,同年在斯巴達松超馬(道路賽)獲得第一,登上世界最高峰。

對跑不快的我來說,在全程馬拉松和百公里馬拉松等賽事上,沒辦法和別人相比,但超過兩百公里的超級馬拉松剛好讓我發揮所長。於是,我慢慢把比賽重心放在超長距離上,成為一名超級馬拉松賽選手。

二○○三年,第一屆二十四小時世界錦標賽,十月初在荷蘭的於登展開,共有來自二十二個國家、一百八十餘名跑者參加。這也是國際超馬協會、國際路跑協會(IAAF)認定的第一場二十四小時世界錦標賽。我當然沒有缺席。

十月十一日下午兩點整,大會鳴槍開跑。老朋友巴西的努內斯一個人獨領風騷,跑在最前面,後面跟著幾個歐洲選手。天哪,他兩個星期前才跑完兩百四十多公里的斯巴達松超馬賽啊。我專心管好自己的速度,先不勉強自己,前一百公里保持一公里五分鐘的速度。努內斯一直以一公里四分半的配速飛奔,當我通過五十公里時,他已領先我五公里以上。到了六十公里,我開始有點想減速,不過還是堅持要保持目前的配速到一百公里,這樣才能稱得上是前來挑戰的世界高手。

到了八十公里時奇蹟出現,身體彷彿變輕,維持著一公里五分鐘的速度也不太痛苦,順利以八小時十八分鐘五十七秒通過一百公里,等於每五十分鐘跑十公里。但這時候排名還在第六,真可以感覺到世界錦標賽的水準很高。

我以十二小時四十五分通過一百五十公里,速度下降了,但腳步還算可以,排名也升到第三。四個多小時後我通過兩百公里,自己也嚇一跳,腳步怎麼竟然還維持得這麼穩健,甚至連休息次數也只有上兩次廁所而已。事實上,和世界的強敵比賽,只要一不注意名次就有可能掉下去,這種緊張的氣氛讓我保持了很好的專注力。

通過兩百公里後,我發現努內斯似乎集中力渙散了,他開始用走的,排名也慢慢降低。比利時的保羅•貝克斯這時竄出想要稱王,和我展開生死鬥。貝克斯是個高手,一九九二年以二十五小時多的成績,跑完兩百四十六公里的斯巴達松超馬賽事,勇獲金牌。一九九六年也在日本的櫻花道超馬賽奪冠,還擁有四十八小時賽的戶外紀錄。他不喜歡獨自領先跑在前面,反而在我的名次升到第一之後,就一直緊跟在我後面,虎視眈眈地想找機會一舉超越我。

靠著日本補給員的協助,我不斷更新我和貝克斯的距離數值。依照大會規定,最後四十五分鐘的賽事是在一座四百公尺的操場上進行,而開賽後二十三小時二十五分鐘,我和貝克斯的距離竟然只有六百公尺。在超馬的世界�,這種距離簡直是並肩肉搏。貝克斯展開最後的獵豹衝刺,跨出大步直逼我,我也拚著一口氣努力往前繼續跑,但他速度實在快如光影,在他超過我後,我心想追不上了,這個念頭才出現,腳步就自動停止。我全身無力,看著他的背影離我而去,只剩我在後面將手撐在膝蓋上,彎著腰在那�喘氣。

裁判過來告訴我:「離開跑道吧。」這代表要我棄賽。我拒絕了。為了不要擋到後面的選手,我倒在操場內的草坪上。

很可惜,我輸了。

不過,面對這麼多世界強敵跑者,我盡了全力,享受競賽到最後一刻。那時的我充滿了滿足感,沒有任何遺憾,心情很舒坦。

我最後以兩百六十七點二二三公里獲得銀牌,也把我前一年在臺北創下的二十四小時賽亞洲紀錄,往前推進了一公里左右。團體組的比分方面,日本隊的男、女團體成績都獲得銅牌(以各國前三名成績的加總來比較)。我們可以說在超級馬拉松的先進歐洲國家面前,拿出了亞洲人的實力。

我認為,這次比賽的目的,是要測試我們自己在面對世界頂尖選手時,到底可以在勝負的世界�拿出多好的表現。這�說的「勝負」指的不是與人爭冠,而是如何讓自己發出更多的光芒、達成自我的滿足。換句話說,就是「與自己的競爭」。比賽前半,我不管如何都專注保持自己的速度,後半則在爭排名的過程�,發揮了自己所有的力量。對這種表現,我感到滿意。最後,當我到達了自己的極限時,身體畫下終止符,腳也不動了,可說我是用跑的達到了自己的極限。所以,對這次的表現我沒有任何的遺憾。

該反省的是,沒有達成第一名的目標,下次要把自己的極限再延伸,再拉長。為了做到這一點,必須從體能和心理這兩方面重新鍛鍊才行。

我仍然以挑戰者的姿態,繼續在我的路程奔跑。

 
孔子大學開課!
兩千五百餘年前的一株銀杏樹下,開始了可能是世上最早、嚴格意義上的講堂。這樣一所學校在此重新開課,從四書到六藝,從親族到職場,有意識與無意識之間,我們從孔子身上學到了什麼?

拉普達秘境 和歌山友之島
漂浮在大阪灣南端的友之島位於和歌山市加太,年輕女性前仆後繼接踵而來。仍留有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砲台遺跡等的復古風情,因為與動畫電影《天空之城》相似而成為話題。
 
Copyright © 2007 講義雜誌.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權所有,禁止擅自轉貼節錄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