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日 星期二

兩岸加速簽約 民進黨勿作繭自縛


想知道人氣最旺的手機及流行趨勢嗎?現在訂閱【SOGI 手機快報】馬上滿足您的渴望、隨時掌握最新的手機動態! 結合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元化的科學,【科學少年雜誌親子報】精選雜誌內容,給你有趣又好玩的科學知識。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2014/09/02 第3329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聯合報黑白集 特首的地氣
聯合報社論 兩岸加速簽約 民進黨勿作繭自縛
經濟日報社論 房地所得稅制不宜分離課稅
聯合晚報社論 從占中看爭取民主的策略與步驟
台灣經貿自由化戰略
民意論壇 俄式矛盾… 地越大越不安
小高一開學 爸媽別再不甘
罰責太輕 古蹟難保命
壓制香港民主 拉開兩岸距離
聯合筆記/送子鳥的代價
十二年國教 別重蹈覆轍
不斷蛻變的星風貌
新二代優勢 也是台灣競爭力

聯合報黑白集
特首的地氣
黑白集/聯合報
大陸全國人大通過的《香港政改決定》,明文登載「提名委員會」及「愛國愛港」兩項爭議條款。照理說,特首普選最重要的政治追求是在「接地氣」,但人大的《決定》卻可能使香港政局自此接上了烏煙瘴氣。

例如,下一波大衝突可能發生在立法會審議特首選舉新法案之時。《決定》指出:新法如果未在立法會獲三分之二多數通過,則將回頭沿用現行由選舉委員會選舉特首之制,亦即停辦普選。此一情勢,使立法會中主張「公民提名」的少數派若不反對新制恐失立場,但若杯葛新法使其不通過,卻又可能失去香港人民希望「袋住先」的普選。北京的姿態很高,這是敬酒不吃吃罰酒的意思。

又如,即令新法通過,反對新制者也可能在特首選舉時以不投票表達抗議。倘若特首選舉的投票率低及得票率低,皆會影響新制與新特首的合法性及正當性,造成政局動盪的因素。

反對新制者倡議「占中」,成了騎虎之勢;使得新制的辯論失焦,而轉移聚焦至「占中/反占中」。此時,「反占中」的民意居優勢,主要是恐懼「占中」造成動盪,未必真的深思過新制;如今勢須等到「占中」塵埃落定後,香港民意始有可能回頭面對新制的思考。

從長期看,新制是禁不起民意考驗的,因為這樣的選制的確有違「國際標準」。遲早有一天,港人會將香港的挫折與特首選舉的新制掛鉤。因此,北京此時將民意切分為「愛國/不愛國」、「愛港/不愛港」兩塊,將使特首選舉本身成了分裂香港的劈刀,誠屬不智。

特首選舉新制顯現了中共「一國兩制」的重大挫折。因為,這表示想要接地氣的中共其實不願面對民主,不敢面對民主,也對「一國兩制」毀諾。

   
聯合報社論
兩岸加速簽約 民進黨勿作繭自縛
社論/聯合報
兩岸兩會首長林中森與陳德銘在淮安會面,兩人未公開談論張顯耀事件,但共同宣示,兩岸關係「不受枝節小事影響」,雙方並同意「加快兩岸協議進程」。林中森說:「兩岸關係不受風風雨雨的小小波瀾影響。」;陳德銘則說:「我看不到風雨,只感覺陽光燦爛。」

所謂「加快兩岸協議進程」,本月十日《貨貿協議》將在台北復談,另在年底或明春舉行的兩岸兩會第十一次高層會談中,可能一舉完成簽署六項協議,包括貨品貿易、爭端解決、避免雙重課稅、兩會互設辦事處、環保及飛航安全與適航標準合作協議等。

兩會的這項宣示,是在顯示雖經太陽花及張顯耀兩事件,但兩岸的既定議程不會中止。也就是說,儘管《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及《服貿協議》卡在立法院,但兩岸兩會決定將談得差不多的六項協議仍在現行法制下完成簽署,然後送交立法院與《服貿協議》一起排隊待審。

倘係如此,則在立法院兩岸法案停擺之際,其他協議的簽署仍能進行,可減低時機的空耗,我們覺得這是一個正當的做法。然而,如此一來,球就拍回了立法院,也就是拍回了民進黨及蔡英文的球場,因為民進黨正是兩岸法案如今落得「不立法/不審查」的主要因素。蔡英文如今面對的情勢是:

一、張案未停斷兩岸兩會續簽協議的動作,使民進黨失去了繼續杯葛的政治槓桿。二、如果形成服貿協議及後續六協議一共加起來七項協議一起送立法院排隊待審的場面,而這個場景又出現在明年二○一五年大選年,民進黨的內外壓力將相對增加。三、對民進黨來說,如果因此使得二○一六總統選舉的議題變成「九二共識加台獨黨綱加七項待審兩岸協議」,其選情變數必更形複雜。面對此一可能的發展,民進黨不可作繭自縛。

張案發生後,本報社論呼籲,兩岸藍綠紅三黨應共同挽救修補兩岸關係;北京不要隔岸觀火,民進黨不要落井下石,馬政府必須亡羊補牢。如今,兩岸政府共持「不受枝節影響/加快協議進程」的立場,但看民進黨將如何回應此一新局。蔡英文必須深切認知:在世局及兩岸關係的大架構下,民進黨對兩岸正當協議的杯葛,不但會使台灣在世界政經情勢中更趨邊緣化,以致與全球化的台灣生存戰略漸行漸遠,亦將使民進黨在兩岸博弈中更加邊緣化,而邊緣化將使民進黨不易通過二○一六的總統大選,縱使獲勝亦不可能平順執政。所以,蔡英文別以為一味杯葛即可以卡住兩岸,因為,這其實是卡住她自己。

比如說,蔡英文「十問馬政府」,包括悶經濟、工作難找、薪資倒退、房價高、被南韓超越、為何早已沒有四小龍等等,總歸一個問題:未來台灣經濟將何去何從?但蔡英文也必須自問:如果她將帶著「反對九二共識/主張台獨黨綱/抵制七項待審兩岸協議」的立場贏得了二○一六總統大選,而若屆時國人以同樣的十個問題「十問蔡政府」,蔡英文將如何回答?

僅舉一例,蔡英文問台灣何以被韓國超越。原因很多,但在明知韓國將因年底中韓FTA簽定而在大陸市場如虎添翼之際,民進黨仍焦土杯葛服貿協議,則蔡英文竟仍問台灣為何被南韓超越,豈非是另一種的何不食肉糜?

台灣政經難題的解決方案在全球化,但無論就政治或經濟言,台灣不可能實現一個如民進黨主張的「沒有中國的全球化」,亦無可能「由世界走向中國」。在台灣面臨「FTA懸崖」的邊緣,蔡英文如果找不到一個「由中國走向世界」的政經方案,終究將使民進黨在兩岸弈局中出局。民進黨為今之計,是在抗議的姿態下,設法參與後續各項協議的實現,以備為未來若執政時「概括承受」的兩岸資產。

我們主張,馬政府應堅定完成六項後續協議,並與服貿協議一併七案送立院排隊待審,因為這每一項協議皆有益於和平發展。至於民進黨究竟應先完成《兩岸協議監督條例》,以節制後續協議的簽署,抑或仍堅持「不立法/不審查」的立場,將「七項兩岸待審協議/台獨黨綱/九二共識」一併留待二○一六大選交社會公評,自是眾所矚目的抉擇。在作繭自縛與跳脫泥淖之間,民進黨誠應善加斟酌。

   
經濟日報社論
房地所得稅制不宜分離課稅
社論/經濟日報
財政部預定年底提出房地合一課稅改革法案,但令人驚訝的是,財政部長張盛和日前表示初步定調房地合一制將採分離課稅。張部長固然有整體考量,但分離課稅將嚴重抵銷房產稅的改革成效,嚴重破壞公平原則,長期甚至無助於稅收和財政狀況的改善,建議財政部宜再深思分離課稅的嚴重後果。

據報載,財政部擬採納分離課稅,是因為房地產業者在第二場座談會上提到「買賣房地產的獲利為數年累積之所得,若與薪資等其他所得合併在同一年度,累進課徵所得稅,等於是變相懲罰」的論點。財政部「聽進去」了,故而房地合一制傾向朝「從輕課稅」設計。

探討這個問題,應先看看財政部目前的房地合一課稅是否太重了? 答案是一點都不重。因為,財政部已經確定,對於自用住宅給予減免。而剛修正通過的房屋稅條例,才將供自住用的住家用房屋認定標準做了最寬鬆的定義,亦即本人、配偶及未成年子女名下房屋三戶以內皆視為自住。在地方政府不太可能調高實際徵收稅率,財政部估計也只能增加約5億元的房屋稅稅收,已經被批評為徒具形式的改革。可想而知,自用住宅的交易所得稅將來必然和房屋持有稅的自用住宅定義連結,等於至少有800萬戶家庭,未來出售三戶以內的交易,都適用自用住宅的減免。換言之,依照如此寬鬆的自住房屋定義,真正受到累進稅率影響的都是持有房產超過四戶以上的「投資客」,也不過30萬人而已。

除了自用住宅給予減免之外,財政部也擬對出售長期持有不動產提供減徵獎勵,以及未涉及炒作的農地農舍也給予減免,因此不但進一步排除一些投資農地農舍的投資客,且對「長期持有」的投資客,「買賣房地產數年累積之所得,給予減免」,已經設法減輕累進課徵的效果,並無變相懲罰的問題。

換言之,絕大多數的房產交易未來都給予減免優惠,已經在「輕課」的範圍。實質上,也等於對這些輕課的對象給予「分離課稅」了。真正會受到所得稅累進稅率影響的只有投資客出售「非自用」、「非農用」、「非長期持有」的房產而已。接下來要問的是,應該對這些投資客給予分離課稅嗎?答案顯然更是「不」。

因為,從水平公平的角度而言,無論是薪資所得者或投資客出售非自用房產的交易所得,只要所得相同本來就應該適用相同稅率。薪資所得最高可適用45%的稅率,房產交易所得,已經給予自用、長期的優惠,又能扣除成本費用,為何就需要再為投資客設計「分離課稅」適用較低的稅率?

從垂直公平而言,分離課稅最大的缺點就是讓高所得者享受減稅,對低所得者稅負加重。房產所得稅若採分離課稅,無疑是對於投資客大戶減稅,只會讓所得稅制更不公平。何況,我國已有太多對資產(本)所得給予分離課稅,對房市投資客分離課稅,只會讓所得稅制的不公平雪上加霜,違背改革初衷。

此外,為了消除重複課稅,土地增值稅必然可扣抵所得稅,若對投資客的房產交易所得分離課稅,長期下若地方政府調高土地的公告現值,未來極可能發生適用低稅率的房產交易所得稅,抵不過稅率較高而稅基卻差不多的土增稅扣抵,最後國庫的所得稅收恐怕不減反增,財政狀況甚至會惡化。

至於房產交易實價課稅會是否對不動產業產生負面衝擊?答案也是不會。因為真正受影響的只有少數的房產投資大戶,且會促使釋出供給,真實反應供給市況,房價自然會合理化,更有助於居住正義的實現。

因此,我們建議財政部再從房改成效、房市健全、社會公平、財政改善等等面向,審慎規劃房產交易所得稅制,底線是千萬不要分離課稅。

   
聯合晚報社論
從占中看爭取民主的策略與步驟
本報訊/聯合晚報
民主從來不是一蹴可幾,香港公民爭取特首「真普選」有其不可否定、不可汙染的正當性,占領中環行標榜公民不服從,也是民主社會的常態。但爭取民主講究策略、步驟,靠智取而不憑力奪,究竟要真普選一步到位,或是先求普選,再緩圖其真,港人可以再思考。

北京終於亮劍,人大常委會決定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實施首次普選,但要由提委會過半數通過,始能成為候選人,候選人在二到三位。泛民主陣營批判這是假普選,宣布和平占中啟動。

按照香港基本法第45條,候選人由提名委員會提名,無所謂公民提名,這是真、假之辨的關鍵。泛民陣營以為,候選人將被提委會操控,港民投票不過是選出北京操弄的傀儡。

然而,基本法早已框定提委會的提名程序,就民主依法而治的概念,人大不過照章辦事,似無刻意僭越;但因為港人從北京過往的經驗來看,高度不信任北京,眾人自然對提委會深懷憂懼。

香港現狀是無普選,而要進展到2017年的普選,北京已揚言,如不能通過選舉辦法,就沿襲舊規,依然無普選。也就是說,香港現有兩條路徑可走,一條是無普選到港人質疑的假普選,再到真普選;另一條是無普選,堅持真普選,結果依舊是無普選。後者是魚死網破,激烈衝撞後,回到原點;前者是先有了選票,再慢慢把選票普選精神落實。

當港人兩年多後真能投下一張特首選票,縱然純度不足,仍足以敲動整個中國,保住普選,似應比求真普選更為真實與優先。鬥而不破,持盈保泰,應是占中行動的最高方針。

   
台灣經貿自由化戰略
記者王茂臻記錄整理/聯合晚報
兩岸貨品貿易協議談判本月在台灣復談,但從上半年的太陽花學運,一直到政府近期指控陸委會前副主委張顯耀涉洩密等事件後,已大幅提高兩岸經貿談判的難度。

張顯耀事件對兩岸談判的影響有三,首先是未來我方的主談者在談判時更沒有自信;其次是人民對兩岸談判的信任度下降;第三是強化在野黨抵制兩岸協商的正當性。

不同於服貿牽涉到的產業開放項目較少,貨貿談判牽涉到我方2200多項的產業項目開放,其中還包括農產品開放的議題,都會使兩岸貨貿談判的難度更甚於服貿。

政府缺乏整體戰略、國內缺乏共識、執政黨支持度不高的三因素影響下,兩岸經貿談判近期恐難有突破性發展。

在此僵局下,台灣要找到融入區域經貿整合的新突破點,應從多邊、雙邊與單邊自由化三方面著手。

政府應從WTO、APEC等我現有已參加的國際經貿組織下手,主動推動與其他國家談判經貿開放的議題。

雙邊經貿談判除從我國現有邦交國找尋對象外,政府應先集中談判資源,與美國和中國大陸同步完成經濟整合協商,再以此為基礎,和日本、歐盟、東南亞與香港完成第二波開放協商。

最後我們可以做的是推動單邊自由化。目前政府推動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是類似的作法,但建議政府從金門等小區域試辦,待評估經濟自由化效益、產業轉型成本及政治影響後,再考慮全面推動。

目前台灣的客觀環境雖不利兩岸經貿談判有大幅度進展,但政府應採取推動台灣經貿自由化的新戰略,幫助台灣邁出關鍵下一步。

(政大國發所所長童振源口述)

   
民意論壇
俄式矛盾… 地越大越不安
郭武平/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教授(/聯合報
在烏克蘭危機聲中,俄羅斯總統普亭兩度提及「新俄羅斯」一詞:一次是今年四月俄國兼併克里米亞半島後,他稱克島本屬帝俄時期固有的「新俄羅斯」版圖,暗示兼併是正當行為;八月廿八日,普亭又稱烏克蘭的親俄民兵是「新俄羅斯民兵」。此外,八月卅一日,普亭在第一頻道國家電視台稱,談判應不限「技術問題,還應討論烏克蘭東南部社會與國家地位的政治組織問題」。普亭提出「新俄羅斯」和「國家地位」的概念與心態,讓美歐西方國家解讀為支持烏東民兵獨立,引起全球尤其是東歐人民一片擔心與熱議。

普亭為何視烏東地區為「新俄羅斯」,這應從俄國歷史來解讀。

回顧俄羅斯歷史,打從西元九世紀起,在現今烏克蘭首都基輔建國之基輔羅斯(Kiev Rus),就是俄國史上第一個國家名稱,但無論是烏克蘭或俄羅斯皆將基輔羅斯視為自身民族國家的起源。因此,對俄羅斯人而言,烏克蘭就是「小俄羅斯」。

俄國歷史中首度出現「新俄羅斯」一詞,是在十八世紀中下葉,當時俄國凱薩琳大帝征服鄂圖曼帝國,通過兩次對土耳其的戰爭,把俄國的西南邊界從第聶伯河擴張到德涅斯特河,涵蓋目前烏克蘭鬧獨立的頓內次克省和部分盧甘斯克省,其他如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省、扎波羅熱省、米古拉耶夫省、科爾松省、敖得薩省和克里米亞等地區,當時俄國將這些黑海北岸大片土地,改稱「新俄羅斯」。直到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帝俄瓦解,俄國才失去控制權。因此,將烏東地區與「新俄羅斯」、「國家地位」聯繫起來,的確讓人有兼併或鼓動獨立的聯想。

雖然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可夫發表聲明解釋說,普亭總統是呼籲烏克蘭內部進行包容性談判,通過會談確定基輔與東部地區之間的相互關係,而不是呼籲給予「新俄羅斯」地區以國家地位。但國際觀察家以克里米亞的前車之鑑,仍難解懷疑的眼光。何況外電報導莫斯科街頭已有數個版本的「新俄羅斯」地圖在流傳。

從今年初烏克蘭事件發生迄今,普亭對俄羅斯國家核心利益的底線,應已很清楚呈現在世人眼前,那就是不容美歐西方國家染指前蘇聯時期的勢力範圍。普亭上任迄今,一心一意想打造一個強大俄羅斯,恢復往日大國聲威,他的名言:「給我二十年,還你一個強大的俄羅斯」,言猶在耳。

俄羅斯立國雖有千年,但三百年前俄國領土範圍還只侷限於烏拉山以西的歐俄部分,從彼得大帝西化改革政策之後,領土疆域才快速擴張。主要是俄國歷朝歷代主政的沙皇,都能秉持先皇遺訓,向有水草陽光地帶發展。三百年來,俄羅斯已發展成為全球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雖然今日俄羅斯擁有全世界最豐腴龐大的土地資源,但仍不放棄任何周邊的地緣戰略緩衝帶,一九二○年代鼓動外蒙古脫離中國獨立;二戰後迄今不放棄日本的北方四島;以及對喬治亞、烏克蘭等獨立國協國家「勢力範圍」之爭,這就是俄國國家發展的「矛盾性」特徵,擁有越大的領土卻越缺乏安全感。

從戰略緩衝帶之建立,來解讀普亭口中的「新俄羅斯」,或許更能掌握其心中真正的想法。

   
小高一開學 爸媽別再不甘
翟敬宜/教(新北市)/聯合報
背起新書包穿上新制服,小高一的開學日,相信很多家長跟孩子的心情都很複雜。十二年國教演出政策出軌的荒唐大戲,把白老鼠送上了跑不完的轉輪,高分低就的滿心不甘,低分高就的怕適應困難被人看扁。全台灣應該沒幾人感謝這次的制度。

開學日,提醒著新局面的到來。不管是幾免就定位,如意不如意,孩子正踏出他們的新步伐。做為父母,該怎麼看待這樣的木已成舟?留在不停咒罵的迴圈?鼓勵孩子轉學考再拚一把?或者,靜下心來適應現況。

我的孩子是乖乖聽官員建議(有人說是「恐嚇」),務實填志願、一免就定位且就近入學的考生。當二免與續招陸續放榜,他有不少同學換到了「更前面的學校」,孩子心中難免泛起小漣漪,「早知道,我也等二免…」。我當然也火大,但並不全因為被當傻子耍,而是這群教育大臣怎麼可以自打嘴巴到這種不忍卒睹的境界!適性入學、弭平排名,原本說好的理念,三個月後竟像船過水無痕,不曾發生過,要我們如何接受當時的認知與抉擇!

但大人頻跺腳,孩子只會更不甘願,還沒入學就失去了對新學校的興緻。我們的策略是鼓勵兒子既來之則安之,從親友處打聽有無這所高中的學長姐,請他們傳遞一些真實的經驗和訊息。經過兩天的新生訓練和返校日,開學前,全家已進入熱烈的討論,要挑哪個選修課、參加哪種社團、要不要主動點去選幹部…

開學前一晚,兒子有點興奮。他拿出新書包,小心收好次日要交的新生暑假作業。下課回家立刻分享開學日的各種見聞。

孩子面對的是一個新局。不論這學校是不是他期望的,今天起,他得接受現實、儘速適應,想辦法從中找到機會、資源和樂趣,建立自處之道,邊觀察邊修正抉擇。

每個人的學習歷程都不同,有人一帆風順過關斬將,進入職涯才發現原來人生無法永遠待在勝利組;有人升學過程坑坑洞洞起起伏伏,卻總能隨遇而安見招拆招。低谷或變數,在任何階段都可能遇到,能趁著彈性正好的歲月提前學會面對,也不全是壞處。我對學校唯一的期待,是孩子能遇到耐心引導的老師,培養他更多自信和穩定的學習態度,能達成這點,已是功德無量。

至於爸媽們,我們就互勉,停止搥胸頓足吧。試著將孩子的人生交回他們自己的手上。孩子比我們想像的堅強,脆弱的,通常是大人那顆不想認輸的心。

儘管不太甘願,我還是想謝謝一下這歪七扭八的十二年國教。這條路,我們走得辛苦,但多少還是從中獲得了珍貴的體驗。

   
罰責太輕 古蹟難保命
黃志文/律師(台北市)/聯合報
八月初遭建商以突襲方式拆毀的萬華寶斗里古蹟「青雲閣」,於北市府文化局日前正式列為具有文化保存價值的歷史建築,同時要求建商復原。然而,縱使該建商願意道歉並加以復原,且遭台北市政府開罰,仍凸顯目前古蹟保存法制的缺陷,以及潛在利益和行為罰責間的失衡。

「青雲閣」除了實體建物,也具有無形的文化價值,縱然建商願意重建,遭破壞的歷史痕跡與風采,恐無法完整復原。而類似古蹟建物所在多有,但在現有古蹟維護法制下,罰責可說形同具文,這也給予不肖建商公然藐視如「文資法」或「建築法」等法律規範的動機。舉例而言,目前「文資法」毀損古蹟的罰責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新台幣廿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金,相對土地開發所能獲取的高額利益而言,實在太輕。

若不正視此法制缺陷,難保不會有第二座「青雲閣」憾事發生。建議主管機關未來遇到類似事件,應另考慮依「行政罰法」規定,審酌行為人因不法行為所得利益及應受責難的程度,於其所得利益範圍內加重罰責,以嚇阻不法之徒鋌而走險。也呼籲立院研商修正「文資法」刑責,金額可參考「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有關破壞自然生態的處罰,將罰金調高至新台幣五千萬元以下,使違法之代價與不當利益相當。

文化資產保護工作並非一人一地之事,亟需要重新檢討相關罰責基礎,並強化相關補助及輔導機制、提高人民維護文化資產的意願,才可健全我國古蹟保存法制。

   
壓制香港民主 拉開兩岸距離
林泉忠/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聯合報
北京對香港二○一七年的普選框架拍板,實質上扼殺了香港民主普選的歷史機遇,此舉措不僅嚴重阻礙了香港未來的民主發展,其後座力,也將使得台灣人民對拒絕「一國兩制」更為堅定,甚至導致兩岸的距離進一步拉開。

中共人大常委會八月三十一日通過的決議,雖同意香港可自二○一七年起以「一人一票」方式選出特首,卻規定候選人必須由根據目前親北京的建制派所掌控的一千二百名選委會組成的提名委員會提名,而成為候選人的出線門檻則由目前的八分之一委員提名,提高到二分之一。此一決定,目的在杜絕非北京屬意卻擁有五成五至六成民意支持的泛民主派人士成為候選人。泛民及其支持者視北京的決定,等同於對他們三十多年來爭取的民主普選判了死刑,因而強烈反彈,「占中」運動已經啟動。

香港的普選問題,除了特首,還有立法會部分,而後者問題嚴重性並不亞於前者。回歸伊始,香港立法會議席即由「地區直選」與「功能界別」兩大組別構成。後者是以財經服貿等業者代表所組成,被視為親北京勢力的重要堡壘,加上直選部分的親中政黨議席,使建制派長年占據立法會近三分之二的多數。如此的議席結構設定,使得在直選部分能夠著力的泛民主派,雖然歷屆選舉中獲得超過五成的穩定選票,卻在議會中長期淪為少數派。

根據基本法的規定,香港立法會的普選進程需「循序漸進」,一般的理解是香港在一九九七年後每一屆選舉都應逐漸增加直選議席,最終達至全面普選。然而,三十一日人大常委會就二○一六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方式的決定,仍維持目前的結構,此舉也引發泛民主派的反彈。由於此次北京強力全面杜絕泛民參選特首的可能性,其用心不難預測,未來在規範二○二○年「立法會普選」方面,相信亦會繼續力阻泛民成為議會多數的可能。

北京對香港民主普選特首的實質性扼殺,反映了中南海基於慣性的權力思維,並不允許挑戰其權力的勢力存在,包括任何可能向他說不的力量。然而,倘若中南海當局無法成功整合香港民意,制定出一套長治久安的選舉制度,以化解日益加深的香港特區政府的管治危機,甚至引發「占中」等社運的興起,使香港陷入長期的政治與社會動盪,因而留下「治港無方」的罵名,北京的壓力也日益增大。

香港在法治方面的成熟度至今仍在台灣之上,倘若發展民主應可比台灣來得更穩健。此外,北京在香港實施的「一國兩制」,原本也是為「統一台灣」而設計。然而,北京對香港民主的壓制,對台灣而言,已一目了然。如今,北京似乎已不再期待以「一國兩制」來吸引台灣,而是透過經濟力量來左右台灣未來的發展方向。只是,北京在推動兩岸一體化進程所遭遇的阻力也在增加,如今看來其影響因素,恐不僅來自於太陽花,今日香港困境,無疑也將使台灣敬而遠之。

   
聯合筆記/送子鳥的代價
梁玉芳/聯合報
衛福部宣布,為了搶救「少子女化」危機,將分三年投入近十億元,補助中低收入、低收入等家庭人工生殖以「助孕」;花十億元可望增產四千名嬰兒。

這個政策看似是對人民的德政,關懷不孕症夫妻求子渴望,也花了大錢要拉抬生育率。但是,最關鍵一問:這錢真的花在刀口上嗎?

這個決策首先要回答的問題是:十億元真能換來四千名新生兒?眾所皆知,人工受孕並非百發百中,曾經接受過人工生殖技術的夫妻都有一本血淚史。曾有夫妻屢敗屢戰,做了廿六次才懷孕,輕熟女都做成高齡產婦了。

新生命是有價的,一般來說,單次平均費用十萬元,不孕夫妻靠人工生殖技術求子,動輒百萬元。

所以,頭一年補助十萬元給貧戶「造人」,大概只得一發子彈;若無法一次中的,那麼失望小夫妻還要不要借錢做下一次?這像是政府補助一注十萬元的大樂透,手氣好,送子鳥上門;手氣不好,國庫白白失血。唯一能確定的是,十億元造福人工生殖醫藥產業。

政策也有倫理考量。就兒童福利來看,以補助引導相對弱勢家庭,花重金求得一子,接下來怎麼養?在台灣官方超嚴苛的貧窮線之下,能夠符合中低或低收入戶的家庭,著實生活艱難,必須靠政府各式挹注才得以餬口與安身,脫貧應是最急迫之事。很難說這樣的政策,是符合兒童利益的最佳選擇。

再者,這帖催生補助藥方,真是對治台灣近十年來「嬰兒消失」症頭的解方嗎?

從人口學家到醫療專家,答案都是「沒有用」。中央研究院研究員楊文山說,補助人工生殖對於總生育率,提升有限。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李茂盛說,想提高生育率,得搭配完整的托嬰、育兒政策,否則「生得起、養不起」;以南韓為例,補助人工受孕的前三年,確實增加新生兒,但是養小孩太貴,效果逐年降低。

換句話說,真正讓台灣嬰兒消失的主因是「不敢生」,而非「不能生」。依據各項調查,台灣養兒育女代價太高,托育費用幾乎占掉收入的三分之一,再扣掉高房貸、生活費,「養小孩讓人變成月光族」已是年輕人的共識,「不生」是出於經濟理性的考量;小孩再可愛,玩玩別人家的就好。

衛福部官員不妨到新手媽媽網站上看看,「請問大家,我該生第二胎嗎?」是網站置頂的經典老問題,反映年輕媽媽的天人交戰:經濟及生老二,真能只選一個嗎?遺憾的是,常常「老二」就因為太貴而胎死腹中。

衛福部身為零到兩歲幼兒托育政策的主管機關,應該更清楚「少子女化」的癥結。解決「不敢生」的疑慮,不是靠醫療手段,更該運用托育政策讓多數生得出來的夫妻,「放心生」、更進一步「勇敢生第二胎」。

   
十二年國教 別重蹈覆轍
周祝瑛/政大教育系教授(台北市)/聯合報
第一屆國中教育會考與特色招生考試已經結束,立意良善的十二年國教,面對社會上波濤洶湧的抨擊,頓時成了近年來教改爭議的引爆點。

十二年國教政策,既非具強制性的「義務教育」,也無法完全做到「免試與免費」,甚至實施後所衍生出來的教育異化現象,如:增加補習、私校熱門招生等教育市場化加劇問題,都逐一浮現。換言之,在社會各方面配套措施與觀念尚未跟上之際,中央與地方、行政與立法步調不一,且未能擬定各縣市「因地制宜」的相關配套措施下,導致如新北市為了配合中央政策,不少優質的高中職廣設「特色班」,並壓縮藉由一、二免分發入學的一般生名額,最後卻演變成「缺額頻傳」等後果!

這種「學校招不到學生、學生找不到學校」的供需失調問題,顯示政府擬定實施方案時,在沒有善盡後果評估及專業可行度的情況之下,低估社會上鼓吹「試辦」的民意,貿然宣布實施的結果,出現了先射箭再畫靶的行為,再一次說明政治凌駕教育專業的政策,其後果該如何收拾?

為此,筆者對於首屆十二年國教推動上的缺失有下列建議。首先,在作文比序方面,這次的國中會考讓作文成為決勝關鍵而引發廣大爭議。作文本就是一個結合綜合能力的指標,所有重要的國家考試幾乎都是以申論題與作文論述的考題呈現。因此好的書寫能力也是呈現學生綜合能力的重要指標,只是這次國中會考在作文採計比序的辦法上,作文的採用比序辦法直至考前數月才正式確定並公布,著實太遲。第二,作文仍停留在「國語文」能力檢測的範圍,強調抒情與敘述的文字能力,缺少思考論辯等綜合能力的檢驗,出現許多高分作文中學生無病呻吟、充斥違心之論的現象。徹底檢討現階段的作文檢測方式,才能夠真正提升中學生的書寫與論述能力。

其次,從新北市宣布明年取消特招這項決策來看,各行政區的教育資源分配本就存在不均的現實面。此次會考與特招問題導因於中央政府並未重視各地區的差異,而沒能提出因地制宜的配套措施。此外,特色班的推動與社會現實與家長觀感有嚴重差距,一味的推動特招而沒能考量社會現實因素,也值得檢討。

第一屆國中教育會考與特招考試已在混亂中告一段落,當務之急應是鼓勵各行政區針對本次會考與特招後的招生狀況,重新擬定修正辦法,並根據一○五學年度各地區國中生員的分布狀況,及早提出因應就學、安置方案。教育部也應聽取各縣市的意見,尊重地方差異和自治精神,別再重蹈今年十二年國教實施上的覆轍。

   
不斷蛻變的星風貌
蘇復興/大學教師(高雄市)/聯合報
筆者最近赴澳洲開會,去程和回程都在新加坡樟宜機場轉機,所以在睽違十二年之後,得有機會再度見識這個南洋島國的部分風貌。時過境遷,唯一感覺不變的是新國政府及民間帶給我的實事求是、講求效率、勇於求新、重視紀律的印象。當我在辦理轉機安檢、洽領旅客折價券和使用機場的各項設施時,這樣的感受尤其強烈。

當年我在辦理入出境時覺得通道略顯擁擠,如今拜二○○八年第三航廈落成啟用之賜,旅客摩肩接踵的景象已經有效紓解。而各航廈裡配置了各類設施如藝廊、電影院、蝴蝶園、景觀花園、屋頂游泳池、乃至免費網際網路專區等,設計巧妙,足以讓人流連忘返。坐在新穎舒適的空中列車(skytrain)裡,眺望機場大道上婆娑綺麗的林蔭,瞥見深具後現代主義風格的航廈矗立眼前,我察覺到這座花園城市煥然一新的景象。

若說機場是國家的門面,那麼樟宜機場堪稱是裝扮得宜,不負世界一流機場的美名。但是新加坡政府顯然並沒有因為眼前的盛況或是外國旅客的讚譽而就此滿足,停止努力的腳步。樟宜機場集團所規畫的第四航廈已經於去年十一月破土動工,預計在二○一七年落成啟用。

同樣令筆者感到印象深刻的,還有新加坡人對於國家的觀感。去程當天正逢新國的國慶日,當地的主要中、英文報紙《聯合早報》和《海峽時報》頭條新聞都是總理李顯龍在亞歷山大公園連道錄製國慶獻辭的消息,長篇累牘;各頁版面則呈現許多類似「普天同慶,薄海歡騰」、「全民共創美好家園」、「舉國歡慶光輝燦爛的時刻」這樣的訊息。一名鑽石業者甚至在這兩家報紙刊登全版的中、英文祝禱詞,感謝過去和現在國家領導人的貢獻,並奉稱李光耀為「新加坡的繪測師」。

當天的《聯合早報》「中國版」恰巧登載了高雄氣爆的新聞。負責撰文的記者將前經濟部長張家祝閃電請辭的事件稱為「政治氣爆」,形容台灣政治人物「踢皮球」的精彩度可以媲美世界盃足球賽。另一名駐台記者則撰寫專文,抒發自己身為新加坡人的幸福感,並和採訪高雄氣爆的心得相提並論。她提到新加坡雖然是彈丸小國卻傲然立足國際,政府的遠見、魄力和效率,擦亮了「新加坡」這塊金字招牌。文末時她還語重心長說到:「這番政治惡鬥、社會亂象,阻礙了台灣的進步。在深深替所有台灣人惋惜的同時,我更加珍惜自己的國家。」

或許有台灣民眾認為新加坡不算是一個真正的民主國家,他們甚至可能質疑前述的國慶文宣、祝詞太過八股,流於歌功頌德,未必是出自人民的肺腑之言。這樣的批評當然言之成理,但是十二年之間,我卻親眼目睹了新國政府及人民自力更生,奮戰不懈的成果。這個往昔和台灣並列亞洲四小龍的蕞爾小國正在不斷蛻變,轉化為自成一格的新加坡,不一樣的新加坡。

   
新二代優勢 也是台灣競爭力
張國偉/社會工作者(台中市)/聯合報
聯合報願景工程—南向新世力報導,提到語言、文化與專業及技術等,均關係著我國新二代回到母親的故鄉,有無生存空間及與人競爭的能力。

去年三月初,筆者參加台中一個國際性社團的社區服務,他們捐助一批東南亞地區的書籍給台中市剛成立不久的新移民圖書室。當天擔任翻譯的柬埔寨籍配偶金鈴女士,原本應邀要赴宜蘭向一家廠商解說柬埔寨的投資環境,但聽到有社團要到新移民圖書室捐書,就將廠商推遲了一個星期,而廠商也欣然同意。她說,在台灣可以看到母國的圖書她興奮得流淚,她也主動連繫了十多位柬埔寨姊妹到場當義工。

當天參加捐書活動的人都認為外配的母語是她們的強項,她們嫁到台灣固然要學台語和國語,但她們的母語和母國的文化也要適度的得到尊重。

保持外配和新生代的語言優勢是為他們創造更多生存與競爭的機會,而這個機會不僅是他們的,也是台灣的。

   
伊波拉來勢洶洶! 哪些防疫概念股即將熱身?
伊波拉病毒來勢洶洶,雖然台灣與亞洲大部分區域都還沒有正式出現伊波拉的蹤跡,然光是預期心理,可望帶動口罩、防護衣、清潔劑等廠商出貨量出現明顯加溫!

走訪幸福國度 學紐西蘭人快樂過生活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評比紐西蘭為2014年十個最幸福的國家之一。首次造訪幸福國度,泡天然地熱、大啖遊艇BBQ、走訪奇異果園、上烹飪課、登上懷赫科島,探訪紐西蘭人快樂的秘密。
 
本電子報著作權均屬「聯合線上公司」或授權「聯合線上公司」使用之合法權利人所有,
禁止未經授權轉載或節錄。若對電子報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要求轉載授權,請【
聯絡我們】。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