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2日 星期二

Z世代來了 節制、謹慎、渴望改變世界


想知道人氣最旺的手機及流行趨勢嗎?現在訂閱【SOGI 手機快報】馬上滿足您的渴望、隨時掌握最新的手機動態! 結合物理、化學、生物…等多元化的科學,【科學少年雜誌親子報】精選雜誌內容,給你有趣又好玩的科學知識。
無法正常瀏覽圖片,請按這裡看說明   無法正常瀏覽內容,請按這裡線上閱讀
新聞  專題  理財  追星  社群  Blog  哇新聞  電子書  
東寫西讀
2014/09/02 第68期  |  訂閱/退訂  |  看歷史報份  |  粉絲專頁
本期索引
*編輯室手記 這條路,通往夢想
*時事瞭望台 Z世代來了 節制、謹慎、渴望改變世界
*青春大觀園 睡不夠又熬夜 學習效果減分
*話題補給站 露西&猩猩
*活動報馬仔 十二年國教必讀聖經 好讀周報 訂報就加贈13期
 
 
這條路,通往夢想
《逐夢上學路》記錄四位不同地區的孩子,為求學所做的努力。圖/翻攝自網路
文/右方

10歲的小傑每天上學時,爸爸都會對他說「祝你平安」,學校離家15公里,要經過危機密布、有毒蛇猛象的大草原,他身上帶的不是便當,是一天要用的水與柴火。跋涉2個小時坐進教室,老師說:「很高興大家都來了,沒有發生意外」。這是肯亞孩子的求學路。「希望有一天我能成為飛行員,翱翔天際,看遍這個世界。」這是小傑的夢想。

12歲的莎拉學校離家22公里,要翻山越嶺走4小時。上學前,媽媽讓她帶著母雞,就算沿路顛簸,她也得讓母雞待在袋子裡,因為這是要換取糧食的物資。「想唸書就得努力撐下去!」這是摩洛哥孩子的求學路,「我希望所有住在偏遠村莊的女孩,都能得到幫助,繼續唸書。」這是莎拉的夢想。

11歲的阿山家離學校4公里,他天生下肢行動不便,要靠兩個弟弟推著輪椅帶他上學。阿山說,很多母親會放棄讓像他這樣的孩子上學,但他的母親沒有。兩個弟弟推著簡陋的推車,要走上1.25小時,穿過河流穿過馬路,輪子掉了,他只擔心:「會不會遲到?」這是印度孩子的求學路。阿山的夢想是「當一個醫師,幫助像我一樣的孩子走路。」

同樣也是11歲的卡洛最酷,他每天騎馬上學。他家離學校有18公里,每天帶著後座的妹妹跨越高山峽谷,花1.5小時到學校。這是阿根廷小朋友的求學路。卡洛也有夢想,「做個好獸醫,在我成長的家園幫助動物朋友。」

《逐夢上學路》這部紀錄片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合作推廣。這四個小英雄不是特例,他們的學校還有許多孩子,情況也一樣艱難,但導演挑這四個孩子拍攝,絕不是隨機挑選,而是因為他們雖然沒有富裕的家庭,不上學的日子還得幫忙分擔家務,但他們渴望上學,不單純是為了要出人頭地賺大錢,而是為了心中懷抱的夢想,勇敢踏上充滿挑戰的上學路。

 
Z世代來了 節制、謹慎、渴望改變世界
Z世代的年輕人善於利用網路、渴望改變世界,圖為2012年3月27日加拿大的魁北克大學生遊行,打手機號召同學來助陣。圖/路透
文/戴定國

中小學今天開學,大學也將在兩周後開學。今年大一新生是第一批「Z世代」,即1995年(民國84年)後出生的一代。對Z世代的深入研究還不多,但媒體已注意到這群新生代:

〈Z世代,世界的救世主?〉是英國《金融時報》6月2日發表的文章,指Z世代處在經濟衰退陰影下,是勤奮、雄心勃勃的一群,沒有上一代的享樂主義。

〈準備好迎接Z世代〉是加拿大的時事周刊《麥克林》(Maclean)7月15日的文章:「Z世代比嬰兒潮世代聰明,比千禧世代更加雄心勃勃」。

「他們生活節制,為人處事謹慎,矢志改變世界。」美國Sparks & Honey行銷公司7月31日發表報告這樣說,理由是Z世代在911恐怖攻擊事件(2001年)及經濟衰退這個「充滿混亂、動盪、不確定性的複雜環境下成長」。

Z世代與網路科技共同呼吸,對創新有快速反應能力,世界就在他們指尖上。全球Z世代約20億人,善用智慧手機等數位產品,熟悉數位通訊,也被稱為「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對這個陳述不要只想到玩電腦遊戲的宅男、宅小孩,讓我們把眼光看向中亞和西亞:

最近攪亂世界的伊斯蘭國(IS)很多成員是Z世代青年,從歐美或澳洲、印尼前往參加他們所謂的「聖戰」。他們是3C世代,在打仗休息時滑手機、上推特,與在英國或美國的朋友Line。他們也矢志改變世界,但志向是「不改信伊斯蘭教,就得死」。

少子化現象,獨生子女被認為不懂分享,因為從小無論玩具甚至浴廁都是獨享,有孩子不准父母用他的浴廁,有孩子認為汽車後座「是我的」,別人不能坐。

英國2012年訪談兒童發現,9%自認不幸福,而且比率隨年紀而增加。家庭是最大影響因素。今年英國「社會正義中心」於7月13日發表的報告,62%的15歲青少年擁有智慧手機,但只有57%和父親同住,意思是單親家庭。

台灣調查,60.6%兒童會將煩惱告訴爸爸,71.3%告訴媽媽,遠低於先進國家平均值:爸爸是75%,媽媽是89%。理由是Y世代父母太忙碌,沒時間跟孩子聊天。

Y世代父母成長於富裕年代,成年時世界經濟景氣轉差,求職不易、薪水不高,所以很多人不結婚、不生孩子,形成少子化。也因為多半只生一個子女,所以仍盡量給Z世代吃好的、穿好的。

台灣慣稱的「六年級生」、「七年級生」是指民國60、70年次期間出生者,「七年級生」過去常被指為「草莓族」,抗壓性不夠;但每個世代都不能以偏蓋全,畢竟人各有志,各有稟賦。

 
睡不夠又熬夜 學習效果減分
美國兒科學會表示,青少年清醒的時間較兒童晚2小時。圖/記者陳立凱
文/記者詹建富

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林嘉謨指出,由於都會生活習慣,許多父母習於晚睡,往往影響其子女也跟著晚睡。但更多的情況是,不少兒童因為下課後還去補習,等到回家都已9點、10點了,偶爾還黏著3C產品不闔眼,以致有許多小孩直到11、12點才上床。

根據長庚兒童醫院一項調查,就發現台灣的中小學生有普遍睡眠不足的問題,而且隨著年齡升高而愈益嚴重。其中小學六年級學生平均睡不到8小時、國中生平均只睡7.5小時、高中生甚至連睡7小時都不到。究其原因還是升學主義作祟,如果再沉迷於打電動,睡眠時間被剝奪得更嚴重。

根據研究,剛出生的嬰兒,平均每天睡眠的時間約達到16~20小時,隨著年齡漸長,雖然睡眠時間會逐漸縮短,但7~8歲以下的孩子每天建議應睡10到11個小時,10歲左右的孩子每晚應睡足9個小時,上了國中之後,最少需8個小時睡眠。

身兼台灣睡眠醫會理事長,林嘉謨也經常被家長詢問「如何幫助孩子記憶?」「是否讓小孩念完書就去睡覺,會記得特別深?」他說,人在熟睡期會把白天所吸收到的資訊,在大腦重新進行編排,因此理論上一些文科的題目,在睡前經過背誦後,這些內容就會進入長期記憶。

不過,他強調,如果晚上熬夜K書,在精神不濟的情況下,可能無助於記憶。另外,如果在晚上練習數學、理化科目,可能因為頭腦過度刺激,反而不易入睡。

 
露西&猩猩
圖/翻攝自開眼電影網
文/朱錦華

今年台灣的暑假是「猩猩的假期」。除了稍早前的《猩球崛起:黎明的進擊》之外,最近上映廣受矚目的影片《露西》(Lucy)

也是跟猩猩有關。想不到吧?盧貝松(Luc Besson)的《露西》因為在台北取景,據說全片有50%畫面出現台北的場景,因此獲台灣影迷的力挺。這部影片來台開拍時就一直上新聞,所以中文片名就沿用當初報導時直譯的《露西》。

主角名 Lucy 俗俗片名有涵義

《露西》是片中女主角的名字。用主角的名字當片名,這種做法在外國影片裡非常普遍。但外國人名百百種,為什麼盧貝松會取一個這麼「俗」又平凡的人名呢?Lucy(亦可寫作Lucille)。它的語源來自拉丁語和法語,原意是指「光」(Light),這本來是挺有靈氣的名字,但後來變成了一個很有喜感的鄰家女孩名,重要原因之一,是後來美國出了一個很受歡迎的電視喜劇女演員露西鮑兒(Lucille Ball,1911-1989)。另一方面,著名的「花生漫畫」(Peanuts)《史奴比》裡,男主角查理布朗(Charlie Brown)身邊一個執拗、愛「碎碎念」的「女朋友」,名字也叫Lucy。說來巧合,盧貝松本身的名字Luc,跟Lucy也只差一點字母。

探討人演化 直立猿露西也現身

當然,盧貝松為他這部新片取名為Lucy,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本片企圖探討人類腦部開發與進化(演化)的問題。而Lucy正是人類演化(Evolution)史上一個爭論過的關鍵。

1974年11月,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科學家約翰森(Donald Johanson)在衣索比亞阿法三角洲的荒漠中發現一副距今約318萬年、能直立行走的南猿化石(它後來被歸類為「阿法南猿」)。由於化石非常完整,讓團隊非常振奮。碰巧在團隊發掘之時,錄音機播放著「披頭四」(Beatles)的著名歌曲《天空中配戴著鑽石的露西》(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s),於是將這副編號「AL288-1」的化石命名為「露西」。

「露西」一度被認為是「人類演化的祖先」、「人類的原始母親」,讓它成為「全球最著名的化石」(在盧貝松的同名電影裡,「阿法南猿」露西本尊也曾靈光一閃的出現過,跟穿越時空的女主角面對面)。關於演化,之前的謬誤觀念是:「人類是從猴子演化而來」,但更正確的觀念是:「人類是從猴子(猩猩)的共同祖先分岐演化而來」。人類演化的研究對象則包括其他人科動物,「阿法南猿」 就是其中之一。

後來科學家經過反覆鑑定後,已確定「露西」是一種絕種的猿,並非人類的祖先。不過這個「美麗的錯誤」,已經讓「露西」名垂青史。

 
十二年國教必讀聖經 好讀周報 訂報就加贈13期
台灣唯一榮獲世界報協「世界年輕讀者獎」、SND「國際報紙版面設計獎」,也是十二年國教青少年必讀聖經。預付780元,可獲好讀周報52期,加贈13期(市售價975元)。

馬上訂閱最新好讀

 
 
聯合報系教育事業部
│新北市汐止區大同路一段369號 │ 電話:02-86925588 │ 傳真:02-86433968│
免費電子報 | 著作權聲明 | 隱私權聲明 | 聯絡我們
udnfamily : news | video | money | stars | paper | reading | mobile | data | city | blog | job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